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老台北之二:大稻埕慈聖宮


猶記得大學時第一次去臺南,念成大的死黨騎著機車帶我們一群台北俗認識這座古老的城市;古都的巷弄七彎八拐,轉個幾回常常便摸不清方位,卻又往往別有洞天。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一天的晚餐-隱身巷弄間的在地宮廟,即使連著廟埕規模卻也不大;老榕樹下只見橫七豎八地擺著幾組座位,簡陋的鐵皮架出小販作業的空間:木桌上擺滿了各式食材,而老闆則在一旁賣力地揮動著鍋鏟與大鑊...不一會兒,一道道料理端上桌,三杯雞、地瓜葉、竹筍肉絲、苦瓜鹹蛋...真正的味道如何早已不記得,但廟埕用餐特殊的空間感卻很難忘。

大二那年的台南廟埕大餐

我原以為這種古早的用餐體驗只有府城有,後來才知道原來我的故鄉台北也有-就在大稻埕的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建於1866年,供奉同安人的媽祖信仰,因此當地多多稱媽祖廟。1853年頂下郊拚,頂郊的泉州三邑人把同樣來自泉州的下郊同安人逐出艋舺,敗走的同安人先是撤往下游同為同安聚落的大龍峒,被迫離開後再輾轉來到現今的大稻埕;豈料艋舺因河道淤積日漸沒落,河港地位旋即為大稻埕所取代,可說是因禍得福。同安人來自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靠海吃飯的歷史淵源讓他們有著虔誠的媽祖信仰,待在大稻埕一帶安定後,便建廟立祀;而當時的廟前正對的,正是與廈門間的通商口岸,以此保佑來往商船旅途平安。

慈聖宮建成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廟前榕樹鬱鬱蔥蔥,鬚根繁盛,更為此地增添不少歲月的厚度;榕樹下食客三兩成群,在廟埕就著桌椅便吃喝起來,竟讓人頗有時空錯置之感。與附近的延三夜市不同,慈聖宮廟埕前的小吃群落做的是早市生意,下午三點便開始紛紛打烊。早期在地的勞動階級在每天上工前都會來慈聖宮前的廟埕來一頓豐富的早點,台語稱作吃差操,為一天的辛勤勞動打下厚實的基礎。



許仔豬腳麵線


許仔豬腳麵線是在地知名的老攤,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豬腳用的是白燉的做法,類似基隆廟口的紀家豬腳湯,但價格相對平民許多。市面上多見豬腳用醬滷的作法,白湯豬腳主要集中在北部,不僅不以醬油冰糖掩護,更不加當歸藥材,白水滾煮,原汁原味的本格派作風,更吃得到豬腳濃厚膠質的特殊風味。知名美食作家焦桐曾在其《味道福爾摩沙.白湯豬腳》一文這麼形容白湯豬腳:
“少了醬油的掩護,那豬腳的皮膚是否美麗?形狀是否端莊?滋味是否魅人?完全坦露在人眼前,無所遁形。沒有香料,沒有著色,所有的條件都必須自給自足。清燉豬腳就像寫詩,自然而不造作,從一開始就保持清澈,需要耐心和細心,像其它藝術家付出的努力一樣。”
真是誠哉斯言。

假日中午來到許仔豬腳,攤前早已大排長龍;忙亂裡點完餐,竟也過了二十分鐘才等到這碗熱騰騰的腿肉麵線-沒點豬腳是因為隨興而來,不想和老婆兩人啃得太過狼狽。許仔的湯頭清甜濃而不膩,麵線軟而不爛,腿肉則燉的嫩而不老,一切都恰到好處,切上的薑絲也中和了豬腳濃膩的口感,再蘸上店家特製的蒜茸醬油,真正是人間美味。




大稻埕廟口肉粥(葉家肉粥)


葉家肉粥也是慈聖宮的人氣攤位,挑了個位子坐下只見老闆娘忙進忙出,幾乎騰不出時間招呼客人,卻依然從慌忙地道歉聲中感受得著她的熱情。相較於南部的鹹粥、虱目魚肚粥或各式海鮮粥,燒肉粥似乎是也是北部較常見的吃法-蓬萊舊米煮成的湯粥米粒泡得鬆軟卻不糜爛,甚至還保有米心的Q彈感,與粥湯和為一氣的潮州沙鍋粥大異其趣;肉片、筍絲、葱末、紅葱頭一同下鍋燉煮,湯頭清甜,也散發著淡淡的醬油香。重點是一定要切一盤炸物一同配粥吃:不論是用紅糟醃過的台式燒肉 (說是燒肉,其實是類似港式脆皮燒肉的酥脆口感)、裹著薯粉油炸的鮮腴大蝦都相當不錯,尤其炸蝦滋味清甜,絕非夜市常見泡過硼砂的無味下等貨。切完一盤,意猶未盡,蚵仔炸早已賣完 (扼腕!),只好再炸一盤豬肝,妙的是這豬肝也炸得是軟嫩甜香,更無次等豬肝的腥騷異味。

一頓下來見識到即便只是廟埕小攤,葉家卻無論在選料或烹粥的細節上都相當嚴謹,也無怪乎能成為此地的朝聖名店了。


阿子鯊魚煙



吃完一輪意猶未盡,決定再來點小東西收尾,瀏覽廟前眾攤一輪,決定再來切一盤鯊魚煙為今日午餐做個完美的收尾。雖然我喜愛吃鯊魚煙,但卻不如眾老饕對鯊魚各部位有那麼多研究,就決定來個100元的綜合鯊魚煙一盤,由老闆隨意發揮。

其實對我來說,只要有肥潤不柴的鯊魚切片配上台式的芥末醬油膏就很美味了 (而且要是台式的化學哇莎比!),這麼多奇形怪狀的部位還真是第一次看到,某人也就停箸不前。一盤嗑完,也總覺得新鮮是新鮮,要說多好吃,卻也沒吃出個門道,就留待有緣人再訪囉。

最後,附上貪吃鬼路邊買菜燕解解饞一張。


大稻埕慈聖宮

103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