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台北] 厲家菜


早就聽說厲家菜的赫赫威名,去了兩趟北京沒吃過,倒是去年夏天開到了台北來;趁著老爸生日時全家去吃了一回,果然是名不虛傳。前些日子全家又去了一次,特此紀錄一下。


厲家屬滿清八旗中的正白旗,先祖厲子嘉曾在同治、光緒年間任職內務府二品都統,主司膳房事宜;1908年告老還鄉後憑著記憶錄下宮中菜譜一百八十餘道,以此傳家至第三代的厲善麟手中。厲善麟原為大學教授,文化大革命期間卸職賦閒在家,便利用七年時間鑽研這份祖傳的宮廷菜譜,揉合自己的烹飪經驗與喜好,終於自成一家。1984年厲家二女兒厲莉報名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35周年的國慶家宴賽並奪得冠軍,厲家菜自此聲名大噪,並在1985年走到台前正式掛牌營業。

早期厲家菜僅在北京羊房胡同的自家老宅內營業,囿於空間與人手限制,一周只能接一桌晚餐預定;日後漸次擴大規模,卻依然應接不暇,預訂往往須排至半年之後。真正讓厲家菜在國際上聲名鵲起乃肇始於時任英國駐華大使的理查伊文斯(Richard Evans),他飯後對老闆的恭維至今仍為厲家所津津樂道:"你的菜館不用做廣告,我在使館區一說就都來了!" 至此在使館區傳開,各國政要冨賈紛至沓來,厲家菜也順勢拓展版圖至墨爾本、上海、天津、東京、唐山等城市,台北店則在去年七月於信義區的BELLAVITA低調開幕。

台北厲家菜入口位於BELLAVITA三樓,用餐區則在四樓

厲家菜最早是採用類似無菜單料理的方式由厲家自行為客人配菜;隨著規模的擴大,現在也已改為提供各種不同價位的制式套餐,晚餐價格由1580~8800(+10%)不等,另有980(+10%)的商業午餐與1280(+10%)的素食套餐。唯一不變的是沒有單點,一切還是得照厲家的遊戲規則來。


一上座便端上核桃開胃,平常並沒特別喜歡這類堅果小菜,但這碟卻是炒得相當入味,裹上薄薄一層糖漿卻毫不黏牙,讓人忍不住一顆接一顆,果真是食慾大開。


服務生上來問過茶水;附近幾桌都開了紅白酒佐餐,不過一方面我家沒喝酒的習慣,二方面吃中菜就是要配茶嘛!便點了盞木柵鐵觀音。茶盅是景德鎮訂製的青花骨瓷,相當漂亮講究;掀開盅蓋,呈珀色的茶水清香撲鼻,有道是: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一飲入口,韻味醇厚,回甘不絕,即使不通茶道如我,也喝得出這是杯上好的烏龍。


首碟前菜有十道,先上桌的三道由左至右分別是涼拌火鴨絲、翡翠豆腐與北京燻肉。涼拌火鴨絲有著高麗菜絲的清甜與鴨肉的燻香,搭上濃郁的麻醬與微微辣油點綴的刺激,不慍不火卻挑逗食慾;翡翠豆腐則是由毛豆泥與干貝同煮-毛豆搗得細碎透著豆甜,干貝則是賦予豆泥再深一層海味的甘香,拌上一小茶匙的紅油,先甜後麻、麻而後香,至此食慾大開。相較之下北京燻肉就較為平庸,實在很想嘗嘗看厲家菜的經典名菜虎皮肘子,可惜台北菜單似乎是沒有提供。


接著的三道由左至右分別為:蝦子芹心、素膳絲與蒸筍拌雞。蝦子(卵)不論長相、口感都被處理的神似烏魚子,灑在芹菜心上也是神來一筆;素膳絲則是將香菇切絲、裹皮油炸後過醬,蕈菇甘甜、炸皮酥脆,醬汁微帶甜酸,連一向不敢吃香菇的我都嗑得乾乾淨淨;蒸筍拌雞則是帶著點川味精神:辣油帶著花椒麻香,襯著筍絲與雞肉的甘甜,也是相當不錯。


前菜最後四道不用長碟,來一個方方正正。


野雞絲拌粉皮,麻醬帶點辣油,輕辣微麻;粉絲入口Q彈,上頭還有一些干貝絲提味,和涼拌火鴨絲形式類似的北方口味。


芥末墩是地道的北京涼菜,從前在北京吃過,在台灣卻是不常見。白菜脆,芥末嗆,一入口那酸甜辣嗆的芥末香氣直衝腦門,令人大呼過癮。


這兩道相對之下就較為普通,菜單原本的麻辣牛肉因為我們不吃牛被換掉了,或許味道更棒也說不定。


中場休息時間,來杯酸梅汁喘口氣。至此都還只是首碟,熱菜這才正要翩然登場。


青松仙貝採用的是軟炸的方式,白泡泡的一層粉皮有著炸物的香氣,吃起來卻軟嫩而不油膩;粉皮之下有著淡淡的花雕酒香,托著干貝的鮮甜-油炸非但沒破壞干貝本身的鮮美,反而賦予其不同層次的口感,不簡單的炸功。


炸烹龍蝦選的是波士頓龍蝦,一塊蝦尾肉、一塊螯鉗肉。同樣是非常精緻的炸功,海鮮本身滋味也非常鮮甜,但總覺得波士頓龍蝦還是沒有本地龍蝦的好吃呀,或許是因為要選比較適合油炸的食材吧-畢竟宮廷料理中海鮮並不常見,而且多以乾貨居多(宮中廚房不能進活物)。


熱菜炸物連三發,其實這道是跟老婆的套餐做對調,把我原本的清蒸石斑換成了焌油鮮魚。其實也不錯,因為焌油魚正是這裡的招牌菜之一。“焌”唸作“屈”,取油鍋預熱後,魚片入鍋後所發出的聲音;魚片選的是石斑,甜美富咬勁,上頭擱著淋過熱油的蔥絲,濃濃蔥油香,再淋上特製的蒸魚醬油,非常好吃特別的一道主菜。


熱菜上完才上主食,但到這已經吃不下了啊。這次選的是肉末榨菜配手工麵條,記得上次來點的時候麵食提供的是小碗炸醬麵,卻是比這碗令人印象深刻多了。


隨著主食送上的這碗冬瓜蝦丸湯則是非常的清爽鮮甜,直如清風拂面,相當的舒服。


飯後的甜點水果都尚在水準之上,但最讓人驚奇的是三不沾這道經典甜點-自2009年在北京的老北京炸醬麵吃過,我便一直念念不忘,想不到竟然在這裡遇上了。雖然尺寸整整小了一大截,但美味依舊;三不沾乃取奇不沾碟、不沾筷且不沾牙之意,吃上去像是北方版的麻糬,原料卻是採用綠豆澱粉與蛋黃製成。

三不沾還有個小小的歷史典故:傳聞中,這道名點來自於南宋文豪陸游的第一任妻子唐婉。唐婉與婆婆不睦眾所皆知,一次家中宴客,陸老太太便藉機刁難媳婦:今日想吃一道菜,要說蛋也有蛋、說麵也有麵;但要吃不出蛋、咬不著麵;是火燒,用油炸;看著焦黃,進口鬆軟;瞧著有鹽,嚐嚐怪甜;不黏勺子不黏盤,不用咬就能咽...想不到一代才女唐婉,就真給她變出了這道經典甜點。


總結這一餐雖然所費不貲,卻是相當值回票價。我喜歡老闆厲善麟所說的一句話:“做菜也需文化底蘊。”在厲家菜吃飯,除了吃得到精緻美味,更吃得到博大精深、吃到精緻創新,這卻是許多台灣的中式餐廳遲遲無法突破的困境所在。其實中式料理也是可以完全不輸西菜的,厲家菜在東京的分店更是米其林評鑑的常勝軍。

“說大點,這也是為國家爭光”“在外國人面前不能掉中國人的價!”老爺子是這樣自信的說。

厲家菜(台北)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8號 (Bellavita寶麗廣場三樓)
(02) 8729 - 263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