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新竹成都川菜


川菜一直都是熱門的菜式,獨特重厚的料理方式造就其令人難忘的特殊風味。由於49年大撤退的歷史因素,大量的四川軍眷也對台灣飲食造成深遠的影響 (最知名的例子便是紅燒牛肉麵) ,遍布全省各地的川菜館更是恆久不衰。

原本最愛的川菜館是位於永和的天府家常菜,其麻婆豆腐滿滿花椒香氣,可謂一絕。後來在高鐵上看舒國治專欄寫了新竹這家成都川菜,就成了我回新竹走走的最好藉口了 -- 學生時代在新竹一共待了七年多,風城早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惟畢業退伍後搬回台北,就少回去了。早知因為空軍基地的關係這兒四川人多,巴蜀小館林立,但學生時代一來預算有限二來眼界較窄,竟也都沒能一探究竟。

舒老厲害的地方是,筆鋒竟能帶著香氣(誤)

早在前年結婚前便曾為了與大學同學一敘順便放紅色炸彈而造訪過,惟當時遲到且飢腸轆轆,竟沒能留下半張照片與食記心得。

時隔近一年,總算在離職前夕找到機會和學弟約了再下新竹過過癮。車子開在六月北台灣熾熱的艷陽下,不到一小時就下了光復路的交流道;穿過充滿大學回憶的光復路上了東大陸橋,經國路再左轉,餐廳就隱身在凌雲路眷村改建的大鵬新村國宅裡。曾經因為南寮基地的關係,新竹有著大片的眷村,不過近幾年陸續改建成這種毫無個性的國宅社區,令人不勝唏噓。

社區前的公園還擺放著頗具時代意義、曾為空軍主力長達近20年的F-5E戰機,
也點出此地近南寮空軍基地的空軍眷村特色

雖然沒什麼塞到車,但進餐廳的時候卻也小小遲到了十分鐘 -- 即使我們早在兩星期前就打來訂位,位子卻也馬上被取消排給下一組客人從頭再等,可真是熱門啊。好在第一波客人正準備陸續離場,不一會就清出位子入座。


就像城裡曾經遍佈大街小巷的外省館子,伯伯嬸嬸爺爺奶奶各據一方高聲談笑,用餐氣氛輕鬆熱鬧。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天氣溫將近四十度,店內的冷氣卻很貧弱,加上每道菜都辣上天邊,吃的每個人滿頭大汗。

當天唯一不辣的一道炒水蓮...

說到這邊的經典菜色,則非這道椒麻雞莫屬了。菜單上看到椒麻雞總以為是泰國餐廳那種炸的酥酥淋上泰式酸辣醬的玩意兒,沒想到卻是川菜館中常見的口水雞。口水雞其實是重慶菜,特色是入口初則甜中帶辣,辣而不嗆;次則辣中帶香,香中帶麻。雖然這裡名為成都小館,但這到重慶冷盤可做的是一點也不馬虎,酸甜辣麻香,層次鮮明卻又恰到好處。


我個人喜歡吃蛋,上次來這點的是椒麻皮蛋,這次就換點口味吃這道魚香烘蛋。魚香並非真的指涉魚味,而是成都菜的一種特殊香辣滋味:源於辣椒、蔥、薑、蒜、糖、鹽、醬油等各式香辛料調制而成。而這道烘蛋則是酸辣鹹香,不愧白飯殺手的稱號。


但殺手,絕對不只一個!!川菜終極頭號白飯殺手的稱號,還是得頒給這道名滿天下的麻婆豆腐。一匙澆上白飯,滿滿花椒香撲鼻而來,滋味完全不輸天府。

這道公保肥腸也是很壞,非常壞...

舒老在專欄中曾特別提到這道夾沙肉,所以我們也特別點來嚐嚐。夾沙肉原名甜燒白,需要事前預訂;吃起來就像豆沙八寶飯,但他最大的特色便是不像一般八寶飯是澆豬油蒸,而是直接撲上三層肥肉讓油汁直接融化入糯米飯裡。聽起來奇怪,但吃起來真的頗有一番風味的,令人驚奇的是這樣的比例組合竟然相當恰到好處。

這道老川菜是四川眷村裡逢年過節都要吃的,據說源自三國時代:而且主角就是背棄關羽丟了上庸最後被劉備斬首的義子劉封(有玩過三國志的都懂)!劉封原名寇封,因垂憐百姓愛惜食物,拾起掉落地板沾沙之肉入口,而受劉備讚許進而收為義子,這才改名劉封,後世益州民眾便烹了這道夾沙肉以示尊敬。

口味太重受不了,還好最後來了這鍋酸菜肚片湯,好喝不打緊,簡直就如清風拂面~


成都川菜搬過了兩次家,現在又準備交手到第二代。我雖沒能像許多老主顧一樣嚐過這裏最出的老味道,但在向老闆的堅持下,想現在嚐到的也是不差的。


成都川菜
新竹市凌雲街36號1樓之5
03-52356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