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吃生蠔雖說不上困難,但價格往往令人望之卻步;就以貴婦百貨樓下的生蠔吧來說好了,一顆至少兩百起跳,高級些的貝隆、吉拉多甚至都要價三百以上,實在難以消受;另外就是由於地緣關係,國內生蠔市場往往以日本、加拿大為大宗,滋味上層次差了一層不說,品質上往往也較不佳(大學時代曾經在某499吃到飽餐廳狂嗑生蠔,下場是上吐下瀉三天)但若是法國進口貨不知是否路途遙遠,即使價格高昂品質卻也差原產地的多。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兩個月前慶生去某牛排館點了幾顆,味道就是差那麼一點
其他團員還在拉法葉百貨廝殺,逛得無聊的我們已跳上了前往巴黎瑪黑區(Le Marais)的地鐵。餐廳在巴士底廣場站附近,但還是決定先搭到Saint-Paul站再漫步前往 -- Saint-Paul站正好就坐落在瑪黑區的核心地帶,而巴士底廣場已是這區域的邊緣;閒著也是沒事,胡亂踩街之餘也能好好享受一下異國城市裡的小小悠閒時光。
即使在旅遊淡季的三月,巴黎各大觀光景點依舊遊人如織 ,艾菲爾鐵塔下的各國觀光客更讓101廣場的陸客相形失色;瑪黑區卻有這座城市各大熱門景點所少有的優雅與從容,原本出地鐵站的當下倆人還鬧了些小彆扭,信步慢走卻也慢慢心平氣和。
巴士底廣場座落於前巴士底監獄舊址,大革命後監獄被鄉民拆掉成了如今的圓環廣場;
圓環下頭就有一個地鐵站,距離我們下車的Saint-Paul站走路也不過十分鐘。

七點出頭進餐廳,走上二樓往下看,只一兩桌客人
餐廳裝潢豪華歸豪華,其實是有點老舊,但餐桌擺設可一點不馬虎
由於我們也點了田螺,所以也附上了夾田螺的餐具。
服務生都會問你要不要喝點東西,通常生蠔是配香檳,只是我不大愛喝酒,說喝水就好了;結果馬上就接著問是喝一般礦泉水或氣泡水?只好點了一瓶無氣泡礦泉水,我想如果說要一般水他大概會倒一杯自來水給我吧。這情況後來在瑞士自助時也屢屢碰上,不過這水真的挺好喝的。(不就是水?)
服務生先幫我們安上承裝生蠔盤用的金屬架,也有看到隔壁桌是用來裝更大更澎湃的海鮮拼盤(除了生蠔之外還會有貽貝、龍蝦、螃蟹、花枝、白灼蝦等)。架下放著一組乾扁小麵包餅與搭配生蠔用的洋蔥酒醋,麵包又硬又乾,實在是不太好吃。
架好了鐵架,等著等著生蠔盤還沒上來,田螺倒是先上來了。田螺其實就是蝸牛,在台灣西餐廳裡吃田螺往往是裝在一個六孔式的陶鍋裡撒上蒜蓉、奶油、起司粉或是黑胡椒醬一起焗烤,但正式的法式吃法往往只是簡單的澆上黃油撒上一些香草下去烤,出的是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主角生蠔終於上來了,雖然愛吃生蠔,但其實對生蠔各種不同的產地品種並沒有任何研究,所以就很庄腳俗的點了九顆的綜合拼盤(雖然沒研究,但我還看得懂裡面包含吉拉多和貝隆),合計不過 € 27 ! 這價錢在台灣大概只能吃四顆吧。
老婆說他在台灣本來根本不敢吃生蠔,所以這次生蠔大餐其實他興趣缺缺,結果一吃驚為天人,滿滿海洋的味道、滿滿的鮮甜,即使不沾醬直接生吃依然美味,擠上一點萊姆或是紅酒醋,那酸鮮甘美的滋味更是永生難忘。很多人喜歡說生蠔是海中牛奶,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很爛的比喻方式,生蠔的鮮美,沒有任何食物可以拿來與之比擬的啊。
主菜其實也很好吃,但相比之下真的已經不是重點了
Bofinger不愧是老店名號,生蠔便宜又大碗,或許靠近產地的海岸地區價格會比巴黎更加實惠吧!和老婆事後想起總是回味無窮,有生之年若有機會再次造訪,還想再去挑戰它的海鮮拼盤啊。
相較之下,後來在瑞士日內瓦、蘇黎世都有再次造訪生蠔餐廳,不知是否因為山區的瑞士身處歐洲內陸,雖然美味依舊,但性價比和巴黎Bofinger比起來可就差了那麼一大截,而法語區的日內瓦又比德語區的蘇黎世再美味些。
日內瓦舊城區Café du Centre的生蠔拼盤,美味依舊不因身處阿爾卑斯山就打折扣,但六顆就要價42瑞郎
但這邊主菜的甜菜燉羊膝驚人的美味
德語區蘇黎世的Brasserie Lipp生蠔就又更弱了也更貴,但主菜卻是相當優秀
其實牡蠣百百種,碩大肥美的法國生蠔固然美味,細如石珠的澎湖石蚵卻也鮮美的很;只是若有機會造訪法國或其他法語區域,可千萬別錯過這味 -- 在台灣即使是原產地空運,滋味價格卻也都是差之千里啊。
+33 1 42 72 87 82 7 Rue de la Bastille, 75004 Paris, France
官方網站 (點我)
[ Café du Centre ]
+41 22 311 85 86 7Place du Molard 5, 1204 Genève, Switzerland
官方網站 (點我)
[ Brasserie Lipp ]
+41 43 888 66 66 Uraniastrasse 9, 8001 Zürich, Switzerland
官方網站 (點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